指尖唤醒纸页,贴纸盛放诗意。8月10日,云南民族博物馆圆满举办“滇境芳华·日常的诗——林野画笔下的云南多民族生活美学(1950s-1960s)”展览主题社教活动。参与者亲手创作,在林野凝固于画布的民族史诗中,寻得鲜活的当代回响。

活动始于静谧观展,导览引领下,林野先生上世纪中叶捕捉的瞬间——劳作的韵律、服饰的华彩、生活的烟火——不再遥远,化作可感可知的生命切片,成为新中国初期云南各民族生活美学的珍贵实录。
随后,历史凝视化为当下创造。参与者以林野画作为灵感,巧妙拼贴。日常劳作、生活器具、自然风物……这些画中经典元素,在指尖跃动,于方寸贴纸上重构新意境。这不仅是一次手作实践,更是与林野“日常诗学”的深度对话和个性诠释,美学精髓在互动中完成从观看到体悟、欣赏到创造的流转。
创作尾声,一枚枚特制展览纪念套章,郑重钤印于贴纸明信片。这方寸印记,不仅认证作品,更珍藏了与历史、与民族美学相遇的时光。它如时间徽记,将画中芳华、手中创意与心中感悟紧密联结,定格为独特的文化记忆。
“滇境芳华”展览是林野对云南民族生活的深情凝望;这场贴纸手作,则是观众对这份凝望的深情回应。我们以手作激活历史美学,让博物馆收藏真正“活”起来,融入公众的感知与创造。方寸贴纸间,盛放的不仅是个人巧思,更是民族文化基因在当下的生动延展。当参与者带着亲手创作、钤印记忆的作品离开,林野画中的“日常诗意”,已在心中播下新种。
活动策划指导:杨廷健 盛亮 黄虓鹏 王静
活动策划执行:袁煜 蒙建光 尹晶琼 刘桢 黄子芮
文:刘桢
图片视频:黄子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