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至22日,为期五天的“亚洲博物馆馆长和人类学家论坛”在云南民族博物馆顺利举行。云南省政协副主席许克敏以及省民委主任格桑顿珠、省文化厅副厅长兼省文物局局长熊正益、省外办副主任施明辉等领导到会祝贺,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以及中国部分省(区、市)博物馆的馆长和相关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60余人出席论坛,省内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博物馆系统的100余位专家也列席了这一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
这次论坛是由云南民族博物馆和越南民族学博物馆共同主办、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协力支持的,旨在搭建亚洲博物馆馆际合作及人类学家交流的平台,从而共同推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在事前的筹备阶段,论坛组委会就确定了三个主要议题:博物馆间的合作与交流、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民俗)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从提交会议的33篇论文中可以看到既不乏理论研究的力作,又有成功发展的个案实例。与会专家们进行了6场的专题学术讨论,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加拉博士、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院院长金红男、越南民族学博物馆馆长阮文辉、柬埔寨国家博物馆馆长昆沙门、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祁庆富等知名学者在论坛上发表了精彩的学术演讲,达到了增进友谊形成共识的目的,通过了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的论坛纪要。在论坛的第二阶段,还组织了与会专家赴新平、石林等地考察体验浓郁的民情风俗。
这次论坛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色,吸引了与会专家与观众的眼球。为本次论坛特别奉献的“湄公河流域傣族纺织品展”,精心挑选了400余件中国、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等湄公河流域傣族的纺织品,另由来自云南西双版纳、德宏、临沧、玉溪、思茅等州市的8位傣族民间艺人现场演示织锦、织边带、挑花、刺绣、编腰箩、剪纸等,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再现了湄公河流域民族的生产生活风貌。
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云南日报、云南电视台、香港文汇报、春城晚报等10余家新闻单位采访报道了本届论坛的盛况,近百家网站转发了论坛及展览开幕的消息。
论坛组委会负责人、云南民族博物馆馆长谢沫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没有国界的区分。云南民族博物馆开馆十一年了,在积极开拓“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之路中励精图治,取得了许多成果。借亚洲博物馆合作交流的平台,将进一步挖掘云南丰厚的民族文化遗产,使之不断弘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