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云南民族博物馆与云南师大附中西山学校、红旗小学教育集团、昆一中附小联合举办的“云南民族博物馆‘馆校合作’展教体系研发项目集体备课活动”在云南师大附中西山学校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馆校深度合作,共同开发以云南民族博物馆馆藏资源为依托的跨学科研学课程。
活动中,云南师大附中西山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始终坚持开放、融合、创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推动社会优质文化资源与学校课程的深度融合。云南民族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强调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表示云南民族博物馆将致力于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转化为生动教育资源,通过与学校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融合多学科、注重体验的标准化课程体系,打造出符合学生需求、具有文化内涵的优质课程。
特邀专家张随江教授作了《“文物+”与“学科x”:构建博物馆STEAM教育新生态》的专题报告,从理论层面深入阐述了博物馆资源与多学科融合的教育创新路径。随后,来自昆一中附小、红旗小学教育集团布新校区、师大附中西山学校的三位老师分别进行了精彩的说课展示,课程内容涵盖民族饮食文化、古籍文字艺术、传统工艺技艺等,充分体现了跨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与文化育人的深度结合。其中,《千滋百味》跨学科融合研学课程已在云南民族博物馆展开了数次活动,“数字科技+实践体验+跨学科融合”的模式为未来的跨学科研学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此次活动是云南民族博物馆与多所中小学深化馆校合作、推动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举措。通过跨学科研学课程的共同开发,不仅能够丰富学校课程资源,拓展教学边界,更将在青少年心中深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培养具有文化自信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支撑。
未来,各方将继续加强合作,持续推进课程研发、师资培训与实践活动的深度融合,共同为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活动策划人:杨廷健 黄虓鹏 王静
活动执行:师大附中西山学校、红旗小学教育集团、昆一中附小部分教师及云南民族博物馆部分职工和讲解员
作者:云南网通讯员 朱怡瑾
来源:云南网